秋水时至,选原析百川灌河。文翻泾流之大,译赏两涘渚崖之间,秋不辩牛马 。水 所以焉 ,节河伯欣然自喜,选原析以全国之美为尽在己。文翻顺流而东行,译赏至于北海。秋东面而视,水不见水端 。节所以焉,河伯始旋其面貌,望洋向若而叹曰 :“野语有之曰:‘闻道百,认为莫己若’者,我之谓也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,而轻伯夷之义者,始吾弗信,今吾睹子之难穷也,吾非至于子之门 ,则殆矣,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。”。
北海若曰:“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;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,笃于时也;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,束于教也 。今尔出于崖涘,观于大海 ,乃知尔丑,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。全国之水 ,莫大于海。万川归之,不知何时止而不盈;尾闾泄之,不知何时已而不虚;春秋不变,水旱不知 。此其过江河之流,不可为量数。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,自以比形于六合,而受气于阴阳,吾在六合之间,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。方存乎见少 ,又奚以自多!计四海之在六合之间也,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